您现在的位置: 柳林人大 >> 工作动态 >> 正文

 

 

 

柳林县文化和旅游局关于2019年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的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2/9
 
    

柳林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刘海洪

(2019年129日)

 

尊敬的赵书记、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县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文化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75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香严寺、玉虚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南山寺、双塔寺、薛村观音庙、三交坪上遗址、刘志丹将军殉难处、高红遗址、舍利塔、贺昌故居、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华佗庙、钟楼山、大觉寺、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0处。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柳林盘子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柳林弹唱、民间剪纸、桑皮纸制作技艺、柳林碗团制作技艺、柳林水船秧歌、木版年画、礼生唱祭文习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柳林芝麻饼制作技艺、马家醋制作技艺、孟门大禹治水传说、杨家将传说、柳林道情、三交鼓则秧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项:虎羊棋、编织、刺绣等。共有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2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5人、市级27人、县级65人。有红色革命文化景区7处(孟门石安村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三交中阳县苏维埃革命委员会旧址、刘志丹将军殉难处、贺昌故居、周恩来路居、兴隆湾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佐主刘氏宅院);主要景区有5个:国家3A级景区柳林抖气河景区、三交黄河景区、昌盛农场、军渡景区、留誉黑马坡地质公园。有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个(军渡村、三交村);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2个(于家沟村、军渡村);中国传统古村落16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有市级乡村旅游景区14家,市级乡村旅游客栈6家。

二、2019年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一是持续推进“三馆一站”对外免费开放。文化馆开设绘画、声乐、舞蹈、剪纸、书法、二胡等培训,培训各类学员4880余人次。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96480人次,外借图书98362余册。三馆全年举办各类书法、美术、剪纸作品展览10余次。

二是文化惠民服务工程圆满完成。完成免费送戏下乡90场任务,服务群众2.2万余人。开展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092场,农村寄宿制学校电影放映344场,服务观众29.5万人次。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图书的补充更新工作,投入44.4万元,为242个行政村的农村书屋配送14520册图书,订阅报刊268份。投入近40万元,为成家庄镇赤木洼村新建戏台一座。
    三是大力推广览虫书屋建设。投资70余万元在15个乡镇建设览虫书屋23个,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四是扎实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新建旅游厕所13座,超额完成1座。同时完成了全县30座旅游厕所的百度地图标注工作。

(二)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情况

一是强化文旅融合顶层设计。编制完成《柳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柳林抖气河景区AAAA提升规划》、《柳林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全面统筹,为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序。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了清河雕塑园二期工程。投资758万元启动成龙古道修复工程,6月份开工,工期7个月。投资354万元对省级保护单位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进行修复,6月份开工,工期一年。柳林大剧院工程完成了选址、图纸、招标等工作,年底将完成地基所有工程。亮化工程于9月开工,对南山塔顶、广播电视塔顶、鑫飞中学职工楼顶和香严水岸楼顶4个制高点安装激光束灯,现已投入使用。完成了抖气河景区提AAAA改扩建项目和柳林县青龙大桥廊桥项目的立项工作。
    三是是加快推进旅游景区规范化建设。深入挖掘三交、军渡、两河口沿黄旅游文化和于家沟廉政文化资源,推进抖气河景区、三交黄河景区、乡村旅游景区提质升级,不断完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加快提升旅游景区规范化建设。今年,我县于家沟村、军渡村入选山西省首批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军渡村、三交村入选山西省首批100个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四是加大文化艺术创作力度。打造了一部大型舞剧《清平乐·大都吟》,在国家大剧院成功上演;创作撰写明清街改造的情景剧《家园》、盲人书《拆迁风波》;柳林同心剧团走进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经典剧目《教子》。
    (三)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开展、节会展览举办情况
    1、成功举办纪念建党98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专场演出两场,筹办了建国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大型红歌合唱晚会,举办了建国70周年文艺晚会专场。组织参加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举办的首届大合唱;推荐组织柳林星空合唱团参加省文旅厅举办的十四届“三晋之春”合唱展演,荣获二等奖。开展70周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乡镇共举办20余场,村级举办活动60余场,参演人数约3000人,惠及群众约50000人。
    2、举办了第十七届盘子会文化艺术节,推出了少儿春晚、楹联展览、门球比赛等十余项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中国·柳林首届红枣文化节民间工艺展示和传统文化展演活动。举办了“放歌新时代、文化进万家”吕梁市柳林版画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书法作品展、第七届书法临摹展、柳林县第六届版画暨藏书票展、柳林县首届剪纸作品展、“阳光子美·子轩”书画展、第一届少儿书法美术作品展、“我和我的祖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等。举办了“4.23”第二十四个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礼赞共和国、智慧新生活”主题科普活动等。
    (四)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情况

文物保护方面:一是认真落实文物认领、认养工作。与9家文物保护单位,签订了认领、认养合同,并监督、指导认养单位对文保单位实施修缮工作。二是挖掘红色革命文物资源,积极申报刘志丹将军殉难处、贺昌故居等4处革命文物保护与展示项目。三是完成了香严寺毗卢殿及东西厢房的保护修缮工作,4月开工,9月完工。
    非遗传承保护方面一是积极开展柳林水船秧歌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现该项目已进入山西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申报名单。二是组织柳林水船秧歌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古村镇大会,在活动期间进行了精彩的表演。三是在中宣部举办的“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中,筹办了“再现穆村”的系列活动。四是组织我县非遗项目柳林剪纸、木版年画、刺绣、编织、虎羊棋等参展中国柳林首届红枣文化节。五是举办各类非遗项目展览,积极筹备非遗项目参加第四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促进对外宣传和交流。

2019年以来,文旅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县委“党建统领、五转一新”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全面加强行业管理,狠抓日常安全监管和综合执法,净化文化旅游市场,全局上下全力以赴抓各项工作落实,文化旅游整体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文化旅游需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如资金投入不足,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有待完善督导推动不力,文旅资源开发规模和文旅融合深度不够;地方文化艺术精品创作不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匮乏等。

三、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1、全面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的总分馆制建设。

2、全力推进大剧院、群艺楼馆建设工程。

3、聘请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全县域文物旅游普查、柳林县全域旅游规划》。
    4、结合省市沿黄旅游开发,以三交、石西、军渡、孟门为支点,规划实施我县沿黄旅游路景点。 
    5、以抖气河景区为依托,打造水秀光影剧,完善亮化工程,发展夜游经济。
    6、启动抖气河景区三期工程,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启动柳林三川河青龙大桥文化廊桥建设项目。

8、继续实施于成龙祖籍地于家沟至安国寺步道修复工程,打造于成龙祖籍地廉政文化品牌。

9、以明清街、抖气河、香严寺、双塔寺和贺昌故居等文化资源修复保护为重点,开发建设以于家沟、白家塔、昌盛农场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村试点,带动全域旅游大发展。

10、按要求完成上级下达我县旅游厕所建设任务。

11、以县级以上非遗项目为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积极推进优秀项目开展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申报工作。

12、策划、组织、举办好第十八届盘子会文化艺术节。13、启动军渡黄河古渡口文化展览馆项目。

14、继续开展免费送戏下乡活动,流动图书服务等文化惠民工程。

15、继续动员、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推进文物认养认领工作,指导认养单位修缮保护文物单位。
    16、扎实推进省保单位离石县抗日民主政府修缮工程的后续任务。
    17、积极完成玉虚宫的修缮设计方案、立项及启动实施工作。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